二、农耕生产促进中国人协同合作的意识
一方面,在社会生产能力极低的情况下,人们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种种威胁,人类个体力量还远不能控制和利用自然力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,必须依靠个体协调联合起来的群体合力,因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便是个体力量转化为群体力量的契机。在中国古人生活的黄河与长江中下游地区,虽然资源丰富,但人们也受暴雨和大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,其变化率也很大,使得这两个地区极易发生水灾与旱灾。“据水利部统计,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,中国发生过1029次大水灾,一片汪洋,生灵殆尽;发生过1056次大旱灾,赤地千里,饿殍遍野。”[17]从这组数据中可知,中国自公元前206年至1949年的岁月里,平均每隔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发生一次大水灾或大旱灾。广为流传的诸如“后羿射日”和“大禹治水”之类的故事也都说明,自远古时期起,中华民族的祖先就一直在与旱灾和水灾搏斗。中国近几年经常发生旱灾或水灾的事实也可说明这一点。整治较大规模的水灾或旱灾仅靠个人或少数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,正所谓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。这种情况迫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拼搏中必须以群体方式为主,必须依靠大多数人的齐心协力才能完成。因此,在农耕民族面临灾难的时候,中国人逐渐形成了团结协作的意识,通过“人和”凝聚力量,共同对抗、战胜恶劣的生产环境与生存环境。诚如《易传》中所说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(《周易·系辞上》)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说: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它将人和视作高于天时、地利的最重要因素,推崇和的心态溢于言表。其科学性就在于,它突出了抗争中人的因素,强调了和谐的人际关系、人与人团结合作等的重要性。荀子则从哲学上说明了人和有巨大力量的原因。他指出:“和则一,一则多力,多力则强,强则胜物。”(《荀子·王制》)他认为,如果能保持统一,就能产生强大的合力,无坚不摧,攻无不克,这就是团结的力量。[18]中国谚语中也有“一根筷子易折断,十根筷子抱成团”“人心齐,泰山移”等诫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