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点评]
元祐八年(1093)十一月作于定州(今河北定县)。作者获得一块白石,他想象此石是古代抗击匈奴的战争中炮击敌人的飞石,借此抒发拒敌备边之思。但边地没有战争,他在定州无所作为,在玩水观石中,不禁兴起人生如梦的思绪与归蜀的念头。写石,却从定州的天险形势说起,有如奇峰天外飞来,突兀撑空。继而写古代战事,点出雪浪石。脱卸出落,运笔便捷如转丸。“画师”“天工”二句虽正面落墨,亦是虚写,已显其神妙,又想象它是江水环绕之离堆,自然引出蜀国山水。全诗劲气直贯不断。有此劲气,写动景则山岑竞举,写静景则壁岸无阶,意象雄奇,语语挺拔,是苏诗中的七古杰作。
鹤叹
[注释]
[1]坐隅:座位的边角。
[3]畸孤:零落孤独。
[4]阁:托起,架着。
[5]戛(jiá假)然:象声词。
[6]“难进”句:用《礼记·表记》:“事君难进而易退。”
[点评]
元祐八年(1093)十一月在定州作。此诗咏鹤以自托。写法却是“我”与鹤分写:“我”欲呼鹤,鹤作“臆对”之语;“我”驱鹤上堂,投以饼饵,鹤视若无睹,长鸣下趋。代鹤设语,写得情景逼真,有戏剧性。结尾一句点题旨,为点睛之笔。章法奇绝,语言精练。《唐子西语录》云:“东坡居士作《鹤叹》诗,尝写‘三尺长胫囗瘦躯’缺其一字,使任德翁辈下之,凡数字。东坡徐出其稿,盖‘阁’字也。此字既出,俨然如见病鹤矣。”“阁”字活画出此鹤病瘦之形貌情态,确实精妙传神。